01
春秋末期,齐国国相田成子田常有一件“天下皆知”的特殊癖好:
他喜欢生儿子。
也许看官老爷们会觉得,喜欢床上运动有啥稀奇?
之所以说它“特殊”,是因为田常把“花活儿”玩出了新高度:
这位国相大人会定期举行选美比赛,还制定了一条硬性标准,凡是想要中选的美女们,身高必须要达到七尺以上。(约等于现在的1米65,而且这才是及格线,所以为啥大多数山东人很高,都是遗传。)
选完之后,田常自己是不会“雨露均沾”的,毕竟每次都会有一百多位美女杀入决赛,他实在是“力不从心”。
高潮来了:
战国时的权臣们都喜欢养一大帮的门客,田常自然也不例外。
这些女人,其实是田常为了给门客发福利特意挑的。
他特别规定,自己的后宫对手下们完全开放。
至于具体干什么,那就全凭各人自己发挥了......
就算到最后,门客和美女们突破底线了也无所谓,田常照单全收,只有一个条件:无论是谁生出来的孩子,都必须全部姓田。
田常并没有失心疯,上赶着往自己脑袋上扣绿帽子的原因:他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。
而这个计划的谜底,直到几十年后才被揭开:
公元前379年,田常的曾孙田和赶走了齐国末代君主齐康公,自立为君,并仍称自己的国家为齐国,史称“田氏代齐”。
在发动政变的过程中,田和最大的底气,就是自己有七十多位实在亲戚。
田氏家族,已经牢牢掌握了齐国的方方面面。
吃瓜群众这才醒悟:从一开始,田常就站在了大气层,门客们看似占了便宜,实际上,他们每个人都是田常撬动齐国基业的杠杆!
这一波,是从娃娃抓起的夺权大计啊!
(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载:
“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。后宫以百数,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。及田常卒,有七十馀男。”)
02
齐国田氏家族,最早起源于陈国公室。
陈国为妫(gui)姓,始封君妫满,是上古五帝大舜的后代。
虽然他们血统“高贵”,但周武王把妫满挑出来,纯粹是为了摆着好看(家天下思想还不太严重),并没有把妫满当成自己人,因此陈国的实力并不强。
而陈国的封地周口(今河南周口),又是个四战之地。
此外,由于陈国混不进周人的核心圈儿,周礼对他们的影响很有限,如此便保留了许多诸如兄终弟及之类的原始遗存,所以兄弟子侄争夺君位继承权的内乱会经常上演。
比如,陈国第十三代国君:陈厉公妫佗。
陈国的君位本来是他大哥陈桓公的,可这哥们儿得到了隔壁邻居蔡国的支持(陈厉公的妈是蔡国宗室),干掉了正经的继承人,同时也是他侄子太子免。又将陈桓公囚禁起来,自立为君。
为了体现“陈蔡一家亲”,陈厉公的正妻,也是蔡国宗室女。
但陈厉公的这个老婆风评很不好,光明正大的在娘家包养小白脸。
即使成婚之后,也是毫不收敛,三天两头的就跑回去和旧情人私会。
老婆公然给自己戴绿帽,陈厉公也不敢反抗,谁让蔡国是金主爸爸呢?
只能迁就蔡氏女,时不时的还要往蔡国多跑几趟哄着。
这一跑,可就出问题了。
陈厉公当初即位的时候,并没有把陈桓公的儿子们全都斩草除根。
换句话说,他屁股上有屎,还不守水晶,到处浪。
这就让陈桓公的儿子们嗅到了机会,天予不去,反受其咎!
不干你干谁?!
太子免的三个弟弟公子跃、公子林、公子杵臼集合旧部,在陈蔡边境,将陈厉公一举反杀。
之后,兄弟三人又过起君主瘾,轮流当了一把国君,史称陈利公、陈庄公、陈宣公。
虽然陈厉公死于非命,但他还是留下一个儿子——公子完。
或许是要还陈厉公一个人情(或许是这哥仨脑子也不好了),陈利公兄弟并没有把公子完怎么样,十几年后,公子完被任命为大夫;甚至陈宣公的太子御寇,还变成了他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
公子完,看似平安落地了。
不料,陈国朝堂风波再起,陈宣公扛不住枕头风的攻击,把太子御寇杀了,立小儿子公子款为新的继承人。
公子完的身份太敏感,他没得挑,要是再留在陈国,小命铁定玩儿完,只能跑路溜到了齐国。
03
应该说,公子完选择流亡齐国,也算是踩对了风口。
当时齐国的扛把子,正是“九合诸侯、一匡天下”的一代雄主齐桓公。
周天子以下,他排老二,再说得不客气一点,他就是当世老大。
这样的人,对前来投奔的各国贵族,都十分客气(吸纳层次越高的人才,更能树立老板的光辉形象)。
公子完一进临淄城,齐桓公便下令,要任命他为正卿。
公子完当然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,齐国正卿的位置,一直由齐国的老牌门第国、高二氏轮流把持,连“仲父”管仲都不敢朝他们顶牛,公子完一个流亡公子,又有啥实力能坐稳?
(《左传·僖公十二年》载:“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,管仲辞曰:‘臣,贱有司也,有天子之二守国、高在,若节春秋,来承王命,何以礼焉?’”)
于是齐桓公继续请公子完担任工正,成为掌管齐国手工业的一把手,类似于后世的工部尚书。
这个职位虽然是中层,但齐国得地利之便,工商业极度发达,工正可以直接掌握国家经济命脉,是一等一的实权要害部门。
安家落户完的公子完为了贴合自己工正的身份,给自己改了名字,以“田”为氏,就此成为田氏始祖。
04
田氏做为外来户,起初自然得小心谨慎,恪守臣道。
而将田家打造出“国际声望”,使诸侯各国都知道江湖上有田氏这
一号的田家家主,是田完的曾孙——田文子田须无。
田须无当上工正没几年,齐国出了大事。
齐庄公给执政卿崔杼戴绿帽子不说,还到处炫耀,生怕别人不知道。
崔杼当然不能忍,直接干死了齐庄公,然后立齐庄公同父异母弟为君,这就是齐景公。
然后,崔杼为右相,庆封为左相,继续把持朝政。
齐景公即位之初,就是个吉祥物,整个齐国被搞的乌烟瘴气。
在这种情况下,田须无发挥传统艺能——又从齐国跑了出去。
但和祖宗田完不同的是,他只是到外面去转了一圈,发了几通“天下乌鸦一般黑,如今的当权者都是崔杼”的感叹,便又跑回了临淄。
这一波操作,连孔子都对他好感倍增,夸他是“清流”典范。
(《论语·公冶长第五》载:
崔子弑齐君,陈文子有马十乘,弃而违之。至于他邦,则曰“犹吾大夫崔子也。”违之。之一邦,则又曰“犹吾大夫崔子也。”违之。何如?子曰:“清矣。”)
其实,仔细琢磨就会发现,田须无的动机,恐怕根本不纯粹。
因为当时的他只是大夫,别人即使招呼他一起干崔杼,他也只是听吆喝的参与者。
所以他跑出去的行为,更像是自导自演了一场政治秀。
只是为了坐上牌桌,利用舆论增加自身话语权。
回到临淄的田须无,并没有急于动手,而是选择继续养望,隔岸观火。
仅仅两年以后,崔氏因继承人之争引发内讧,崔杼自己搞不定,便请左相庆封帮忙平事儿。
庆封表面答应崔杼自己愿意帮忙,实际玩起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把戏,把崔杼一家灭的干干净净。
但是,庆封虽说是个阴谋高手,他本人并不善于治国,而且比崔杼还会溺爱儿子。
这样一来,齐国的最高权力就被击鼓传花式的转移到了庆舍手里。
齐国,更黑暗了。
一直在黑暗中蛰伏的田须无叫来儿子田无宇,问了一个关键问题:“齐国一直处在动荡之中,你说,咱们家的机会在那里?”
因为田须无这会儿已经老了,他得确认田无宇是否能撑得住田家这份产业。
也就是,他这个权,到底夺的值不值?
万幸田无宇给出了个满分答案:“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。”
木:是建造房屋的材料;庄:是临淄的街道。
明面意思是,田家要在临淄城里搞到庆氏的一百车木头;
暗里哑语则是,将来齐国大乱时,要在庆氏的“尸体”上重塑一个新的田家。
彼可取而代之!
05
当然,庆封也不是傻子,不光在临淄城布下重重眼线,就连外出打猎,都会带上各家卿大夫的世子。
美其名曰集中培养人才,其实就是绑一大堆的人质在身边。
不过这种操作还难不倒田无宇,为了不引起怀疑,田无宇按部就班的跟着庆封出了城。
同时,田须无开始私下串联活动。
等打猎的队伍走到半道上,田家的信差便上气不接下气的匆忙赶到:“报告少爷,老夫人病危,老爷请少爷火速赶回去!”
这其实是田须无给田无宇放出的暗号:儿子,事情已经妥了!
庆封的政治敏感性实在太弱,竟然就这么把田无宇放了回去。
田无宇回临淄的一路上根本没闲着,把沿途的船只和桥梁破坏的干干净净。
随后,齐国政坛发生十级地震,临淄城内的栾氏、高氏、田氏、鲍氏四大家族联手发动政变,诛杀庆舍,把庆氏满门砍的一只鸡都不剩。
等庆封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,他只能跑到吴国去避难。
吴王十分大方,把朱方封给了庆封,但庆封并没能得意太久,很快,楚国进攻吴国,庆封被杀,所有财产皆被洗劫一空。
庆氏被灭族以后,齐景公命栾、高、田、鲍四族为正卿。
至此,田氏总算是成功挤进了齐国的核心圈子。
06
光挤进圈子还不够,田无宇尝到了火并的甜头,并不打算就此停手。
虽然齐国这张大饼现在是一饼四吃,但它哪有两家分吃或者干脆一家独享的香呢?
田无宇就和鲍氏偷偷勾起了手指头,并且马上开始下一步行动:
他派人向鲍家传递消息,煞有介事的宣称,自己打探到高、栾两家正集合人马,准备联合进攻田、鲍。
鲍氏不疑有他,立即进入战备状态。
两伙人都在高、栾两家的大门外集结完了,田无宇开始装无辜:
不好意思啊,搞错了,他们只是在搞party。
可是,这个时候,田、鲍还能就此收兵吗?
只能将错就错冲进去,将毫无防备的高、栾两家抢了个底儿掉。
事后,田无宇还没忘了宣传自己动手之前的“善举”,意在告诉齐国朝野,这件脏事儿,确实是鲍家“胁迫”我干的呀!
更绝的是,田无宇转头就把高、栾两家一半的财产,都“无私”的奉献给了齐景公。
这样一来,田无宇之前的私自行动,就被彻底洗白成了“为国追赃”。
齐景公大喜,不仅不追究田无宇妄动刀兵之罪,反而大手一挥,又赐给田家一大片封地。
07
摆平了齐国公室,田氏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政治作秀。
这一次的收益人,是广大的齐国老百姓。
田无宇的儿子田乞,高举高打,直接开始大“撒币”行动。
他宣布:
以后田家向外借粮的时候,都拿大斗量;但等到老百姓还粮食的时候,他只用小斗收回。
借出一大斗,收回一小斗,傻子都知道长此以往底裤必定赔光。
田乞既然不贪财,也没失心疯,那他玩这一手,自然是要争取民心。
当时的著名贤相晏婴就看得很清楚:将来有机会取代齐国的,一定是田家人。(“齐政卒归田氏。”)
既然晏婴已经看出苗头,齐景公自然也能看出来。
所以,齐景公驾崩之前专门做了一手预防:
立自己的小儿子晏孺子为国君,并钦定辅政大臣两人:相国高昭子、国惠子。
田乞?哪儿凉快哪呆着去吧。
这个结果,田乞万难接受。毕竟前面已经投入铺垫了太多,在夺权之路上,没有急流勇退!
后退一步,就是万丈深渊,一旦田家失势,老牌门阀并不介意一拥而上分一杯羹。
田乞苦苦思索,突然灵光一现,他找到了破局点:
晏孺子是被强行突击抬上来的,在朝堂上并没有多少支持者,只要搞定高昭子、国惠子俩人,齐国就彻底被自己收入囊中了。
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田乞积极向国、高二氏靠拢。
伸手不打笑脸人,高昭子和国惠子看田乞挺上道儿,慢慢便将他引为心腹。
在取得俩人的信任之后,田乞开始耍两面派:
先告诉高昭子和国惠子,群臣不服新君,有叛上作乱的嫌疑;
接着派人向群臣放风,说高昭子和国惠子为了巩固各自的权位,准备杀人立威。
(和当初他爹忽悠鲍氏的手法一样。)
引的两波人互相攻杀,等到双方两败俱伤之际,田乞出来捡便宜,宣布齐景公的遗令不能作数,另从鲁国迎回公子阳生继位为君,是为齐悼公。
田乞趁势接任执政,开始全面掌控齐国。
08
齐悼公不仅是个傀儡,还很短命,在位仅四年,便匆匆下线领了盒饭(“悼”这个谥号,意为年轻早夭)。
可他的儿子齐简公却很有想法,一心琢磨着摆脱傀儡的帽子。
齐简公有个宠臣叫阚止。
简公一继位,阚止受命节制齐国一切军政要务。
看出来了吗?
阚止是齐简公给田氏竖的靶子,同时,他也是齐简公自己的防火墙。
阚止的最大作用,就是要分田氏的权。
齐简公这一手不能说不漂亮,可惜为时已晚。
如今的田氏,已经不可撼动。当傀儡要有当傀儡的觉悟。
既然君上你不体面,那就只能让我老田来帮你体面了!
不久,田常直接带人持刀闯宫,诛杀阚止,同时废齐简公,流放舒州。
后来田常还嫌弃手下做得不彻底,干脆直接派人在半路把齐简公干掉了。
插播一条:孔子听说齐简公被杀,立马找到鲁哀公要求伐齐。
鲁哀公却用自嘲式的口吻让孔子去找季孙氏,等季孙氏同意了再伐齐,鲁哀公本人却做不了主。
09
搞定齐简公之后,田常开始实施自己的造人计划。
如今公室衰微,生育率低的吓人,正是田氏急速扩张的机会
甭管是不是亲生儿子,反正都姓田,只要能生,我就敢认。
2000多年后的今天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;
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,能多生儿子,那才是第一生产力!
田常之后,田襄子、田庄子三代人又轮番接力,实际控制齐国朝政七八十年,等到田和上位时,田氏已经不需要姜氏齐君这尊木雕坐在前面装样子了。
公元前391年,田和正式驱逐齐康公,将他赶到海岛上,任由其自生自灭。
公元前386年,在魏文侯的斡旋下,周天子正式册封田和为诸侯。
660年的姜齐,没了。
为什么单单是魏国愿意出面扛事儿呢?
实际上,魏国承认齐国,也就是承认他自己:
因为韩、赵、魏三家和田氏分明就是蛇鼠一窝,都是乱臣贼子出身。在身份认同感方面,可以无限亲近。
而那个由姜子牙一手创建,期间几度极尽辉煌的齐国,就此便烟消云散。
田和的齐国,只是借了一张皮而已...
汉周:没有万世不灭,恐龙统治地球1.6亿年,只剩鸡了。
鼎泽配资-鼎泽配资官网-配资行情网-比较好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